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老照片库 > 正文
    购物车
    0

    黄平亻革 家蜡染的历史沿袭与特色

    信息发布者:你是我不能错过的
    2017-07-07 00:55:51   转载

    蜡染,古称“蜡缬”,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亻革  家蜡染与其他民族的蜡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他又有着独特的一面。亻革家蜡染自成一体制,主要是以双线绘图,对称工整,夸张合理,纹理均匀,图案和线条 洁白无染、无断痕等为特点,多以太阳为中心,几何纹、螺旋纹与抽象的自然物体相间组成,各种自然物体花纹刻绘在太阳周围,显现万物生长靠太阳的艺术理念。 亻革家蜡染主要是以太阳或祖鼓为中心,并在太阳的四个角和边缘点上点绘对称的动物、蝴蝶、鸟雀等图形,每个图案的花纹都是以双线勾画;成品的色彩上是蓝底白花相衬映;图案没有冰纹和或很少有断裂的痕迹。这是亻革家蜡染区别于其他绘染艺术的风格所在。

    亻革  家蜡染,传说在远古时期,冷坪山下有一对长得十分美丽而且心手巧的亻革  家姐妹,姐姐叫果根,妹妹叫果尕。一天晚上,果尕在做梦中穿着一身洁白的衣裙来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一群正在花丛中采蜜的蜜蜂恰巧看到果尕后,就对她 说:“小姑娘,你虽然长得美,但十分可惜这身衣裳太素色和单调了,若能穿上一身蓝底白花的衣服,美丽将永远属于你们。”果尕连忙问道:“蜜蜂姐姐,这种漂 亮的衣裳上哪儿能找到?”蜜蜂说:“你可用我们的蜜糖制出黄蜡,只要用它描绘在白布上,染煮脱蜡即成。”果尕第二天她把梦中的奇遇告诉姐姐果根,姐妹俩逐 按梦中蜜蜂所说的方法来制作,这样就出现了蜡染。

    据史书和古文物记载:殷商时期(距今有3000多年)的出土文物图案纹样与当今亻革家蜡染图案纹样完全相同。中国考古学家挖掘并撰文的《殷墟妇好墓》载曰:其一,饕餮纹拓片即饕餮猫头鹰全身图;其二,周鼎饕餮图,猫头鹰“头图”。(《辞海》1936年版缩印本,中华书局社1981年1月版 3261页)。上述两件图案纹样与亻革家蜡染包筒片(包儿)的大片,图纹一样。亻革家用这种包筒片来包婴儿以保平安,健康成长。

    清代张澍在《黔中记闻》中写道:“亻革僚有斜文布,名顺水斑,盖模取鼓纹。以蜡刻板,印布者,亻革仍继蜡颉。”可见,亻革家蜡染的产生,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亻 革家蜡染从制作到成品,所用的工具、材料都是自制的。诸如:蜡刀、蜂蜡、白布、竹筒(管)、火盆、炭火、蜡碗、画板、蓝靛、染缸、锅灶等。亻革家蜡染的制 作虽说在所需材料和工具上都比较简单,但却需要具有极其熟练的点蜡技术,才能一气呵成。其蜡染作品的构图既大方洒脱,又十分讲究视觉规律;在落幅的上下左 右,粗细方圆的对比也十分恰当,画面在显得丰满、浑厚中又没有丝毫臃肿之气;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与巧妙运用,处理得十分得体而没有半点多余的感觉。点蜡花结 束,将蜡花布浸入染缸渍染,待花布完全吸入蓝靛到一定时间后取出,再入锅煮沸脱蜡,清洗晾干后即为成品。

    亻革家蜡染不但是女性衣着上的主要饰品,而且还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如用蜡染成品可制成雨伞(套)、被套、窗帘、门帘、壁挂、沙发坐垫、桌布、手袋等。

    过去,在亻革家村寨里,大凡从七、八岁的小姑娘到高龄的 老太太都会绘制蜡染。亻革家蜡染图案全靠妇女腹稿设计,用手指甲在白布上按照自己的构思,草描一些基本的轮廓,依画施蜡,手到艺成。亻革家蜡染图案种类繁 多,有龙凤、谷穗、鱼虾、蝴蝶、雀鸟、豆类、瓜果以及神化物等。同时,这些蜡染也重在意念表达,充分显示亻革家人民的审美观念,把对大自然和对生活的热 爱,深深地倾注在蜡染中。她们把千姿百态的动植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织成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案,不但结构注重对称,点线运用巧妙,点绘工整严谨,而且造型 古朴大方,给人们一种愉快和谐的美感。

    亻革家蜡染图案由于黑白分明,对比艺术强烈,不仅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而且有的商家还前来亻革家村寨里请师传艺。家蜡染的主要制作者是女性。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变迁,亻革家蜡制作染始终是以母带女、长辈传教晚辈代代相袭的,以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蜡染艺人。上世纪70年代,受贵州安顺市的邀请,黄平县塘都寨的李喳福等人还到当地进行蜡染刺绣技传,协助安顺开办了蜡染工艺厂,使亻革家蜡染在安顺很快地闯开了市场,产品销路十分看好。1992至1993年,黄平县先后有罗登英、罗莽革和李兴妹等人分别到美国、日本等地作蜡染制作表演。他们精湛的技艺、熟练的手法和严谨的构图,深得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人的赞誉,并且翘大拇指:“OK,东方的毕加索!”并竞相争购她们的蜡染产品。

    革家蜡染,有许多能与西方的艺术相媲美,是因为它能具有 艺术价值和民族史料价值。曾经到过黄平枫香寨采访亻革家人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学者盖尔·梅林达·罗西女士赞叹说:“这些工艺品太美了!这里的妇女特别能 干,她们的挑花、刺绣、蜡染技艺,水平是世界一流的。”贵州工艺美术家付木兰女士、贵州师大陈康宁教授在她们著的《亻革家妇女服饰》一文中说:“亻革家蜡 染图案工整,色彩绮丽,装饰味浓。其造型单纯质朴,将自然形象通过提炼、蜕变、创造,从而产生艺术形象,它不是简单的自然翻版,而是常常地熔入了人们的理 想和心愿。图案组织严密对称,构图饱满,细密如麻,但却细而不板,满而不烦。装饰手法丰富多样,排列组合紧凑巧妙,不仅花连花,花套花,就连花与花之间的 空隙,其形也如‘花’,趣味无穷。亻革家蜡染不愧为贵州蜡染中的一枝奇葩,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的瑰宝,频频博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誉和喜爱。”

    在亻革家村寨的任何一个家庭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表现在生 活日用品上的各种蜡染产品。亻革家的蜡染在染色上,虽然只有蓝白二色,但亻革家妇女们智慧地运用了点、线、疏、密的巧妙结合,使不同的蜡染图案呈现着丰富 多彩的画面,从中可以分出不同的层次,突出地表现了亻革家蜡染艺术那简洁而明快的特色。在市场经济的涌动下,亻革家群众在制作蜡染自用之余,也开办了一些 不同规模的蜡染厂,其中生意做得十分火爆的有重兴瓦角村的兰启凤在凯里鸭塘开办蜡染厂等,这些蜡染工艺品除了在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等城市设立有展销窗 口外,还漂洋过海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新西兰、委内瑞拉、土耳其等五大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受这种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千百年来亻革  家蜡染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因此亻革家人没有受到各历史时期生产力变革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制作工艺,也就是这种封闭和保守的制作思想,当时代的巷 道已向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连接以后,这种蜡染的重要价值也在社会发展的年轮下越来越凸显出来。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价值。由于蜡染的适用性十分广泛,它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更能体现一个族群的文化发展痕迹;它不但是一个族群的文化产物,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艺术价值。亻革 家蜡染以其素色的画面、女性的创意思维和抽象而大胆的构图,在布画艺术上自成一体,尤其是它的点、线、圈、勾的均匀性和对称性,与机制印染的固定图案相比,亻革家蜡染更具有可观性、可赏性和灵活性,其艺术价值是无法比拟的。

    三、研究价值。亻革 家蜡染深刻的寓意性,是一部写在布料上的民族史籍,它集亻革 家社会、文化、经济、制度等方面的产生和发展为一体,如射日传说、战乱与迁徙、祖鼓崇拜等,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民俗研究和社会研究价值。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