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石头堡村 683242.nync.com 欢迎您!
4月初,在汪脑白茶基地,苗族姑娘龙明美在采茶。 杨成利 摄
“山高石头多,寒风吹大坡”,这是记者对德江县桶井乡的直观感受。行走在桶井乡,只见山高、谷深、坡陡,石漠化特别严重,山坡上乱石裸露,树木寥寥无几。
而石阡县国荣乡,地理环境更为恶劣:大山犹如被利刃划过一般,留下一道道深不见底的山谷。该乡14个1.5万群众村均分布在这深谷两岸的高山上。
桶井乡和国荣乡,都被列入全省20个极贫乡镇的名单中。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脱贫攻坚压力大,是两个乡面临的共同困境。
虽说两乡相距甚远,国荣在南,桶井在北,但如何尽快摘掉“极贫帽”,两乡都暗自较着劲呢。
德江县委常委、桶井乡党委书记吴飞,国荣乡党委书记杨茂辉,各自晒出了他们的思路和奇招。
“之所以贫困,根源是生态环境恶劣。”吴飞说,改变贫困面貌,首先要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对此,乡里明确了“管好山上林,植好坡上树,护好山间水,绘就绿色山水画”的发展思路。
该乡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林地的保护,一方面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发展绿色经济。记者在桶井乡休闲农业观光园看见,石旮旯里的桃子、柚子、橙子等果苗,枝叶摇曳,昭示着绿色致富的希望。
该乡目前已在石旮旯里种植橙、柚、枣、花椒等为主的经济作物1.2万余亩,还将陆续实施1万多亩经果林,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利益联结机制,就是农户把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按照“622”的比例,实现“种植大户+贫困农户+集体经济联社”分红,同时农户到基地务工,真正收获租金、劳金、股金。
“基础设施改变发展条件,产业发展则解决增收难题,所以我们一方面着力破解缺路、缺水、缺电的瓶颈,一方面发展旅游、茶叶、石材等产业带领群众增收。”杨茂辉说,国荣乡强基础、兴产业,以“两条腿”走“摘帽”路。
国荣乡坪上山地高效产业园区,只见西瓜地、桃子林、蔬菜园等产业基地覆盖茫茫山川,群众忙得脸上流汗,心里却乐滋滋的。
该园区面积占全乡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茶产业为主导,以烟畜果蔬为辅助,以全域旅游为带动,覆盖302户1200多贫困人口。
国荣乡还探索了“6211”利益分配模式,即60%的集体经济受益作为贫困户分红,2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积累,10%用于管理层报酬,1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对贫困农户进行盈余分红,激发干群发展热情。
两个极贫乡镇都在朝着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道路,开足马力进行最后冲刺。观其思路,都遵循着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定点包干、定责问效、定期脱贫的“三真三因三定”工作方法。这也是铜仁推进脱贫攻坚的创新战术。